女娲宫中,纣王所题的淫诗让三皇圣人、天界女娲娘娘大为震怒。决定亲自前往朝歌,严惩这个无道昏君优配中国,为天下苍生伸张正义。
帝辛纣王在朝歌城的香火祭祀中,是遵循了商朝贤臣商容的建议,亲赴女娲宫祈求福祉。商容提议,去向女娲娘娘祈祷,让她保佑国家安定、民生富足。然而,福祸往往难以预料,正如俗话所说,“祸福无门,皆由人自招”。原本是为了国家繁荣、民众安宁而进行的祈福仪式,却因纣王的荒淫无德,导致天怒人怨,整个江山也因此面临易主的命运。
女娲娘娘带着金童玉女、驾着青鸾,快要进入朝歌城时,突然两道耀眼的红光从天而起,挡住了她的去路。她心生疑虑,掐指一算,女娲娘娘便知晓,商朝并非马上就该灭亡,纣王改朝换代的时刻,至少还需28年的等待。虽然她心中满是不悦,依旧遵从天道,返回了女娲宫,随后命令彩云童儿从金葫芦中取出“招妖幡”,一阵轻摇,立刻召集天下妖魔汇聚女娲宫,准备按照她的命令行事。
“正是三月时节,驾前朝香,吟咏淫诗,祸事随之而生。只会写诗炫才,怎知江山将亡?”女娲娘娘一挥“招妖幡”,召来天下妖魔。最终,她留下了轩辕坟三妖中的千年狐狸精、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琶琵精,他们隐匿了妖形,潜伏在朝歌附近,寻找机会接近皇宫,扰乱君主的心智。
展开剩余68%有不少读者曾提出疑问,招妖幡到底是什么,为什么女娲娘娘轻轻一指,便能召集天下妖魔?结合《封神演义》原著和民间的神话传说,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,看看其中的奥秘。
一、招妖幡是号令天下妖魔的旗帜优配中国
《金刚经》中曾有云:“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。”这表明万物各自有其归宿和法则。《西游记》原著第32回中,孙悟空曾告知樵夫,妖魔各有归属。天界的交给玉帝,地府的交给阎王,水中妖精交给海神等等。而在《封神演义》中的世界观里,女娲娘娘是妖魔一族的至高统领,招妖幡则是她用来号令妖魔的信号、旗帜。
二、女娲娘娘是万物的创世主
在许多神话中,女娲是天地间最伟大的造物主之一。传说中,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了争夺天帝之位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,最终祝融获胜,而共工头撞不周山,造成天地倾斜,导致了天地的极大混乱。为了修复苍天,女娲采集五彩神石炼石补天,斩断巨鳌的脚,稳定四极,造化万物,拯救了人类。她因此被尊为三皇之一,是人类的母亲、文化的始祖和创世的神祇。
商容在向纣王解释女娲娘娘的功德时说道,女娲炼五色石以补青天,功德深厚,庇佑百姓,世人感恩她的慈爱,纷纷祭拜。这种神性使她不仅掌管着天地和人类,更能主宰妖魔,令人深感敬畏。
三、女娲娘娘与九天玄女娘娘的关系
在《封神演义》的开篇中,提到女娲娘娘从金葫芦中取出招妖幡,轻轻一指,便有光芒闪现,妖魔随之聚集。这段描述虽然并未涉及九天玄女,但在道教和民间传说中,九天玄女是曾传授兵法的神祇,也是与女娲有着紧密联系的存在。有人认为九天玄女是女娲娘娘的九次化身,也有人认为九天玄女是女娲的侍女,二者虽是主仆关系,实则如同家人一般亲密。虽然九天玄女与女娲的关系在《封神演义》里并未详细叙述,但可以推测,纣王帝辛由于自负权力和傲慢,最终引来天怒人怨,落得国破家亡的结局。
在道教和民间神话中优配中国,九天玄女不仅是华夏文化的象征,也是斩妖除魔、维护正义的力量之一。她的角色与女娲相辅相成,共同维护着天地的秩序与平衡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浙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